豆瓣给我不错的“ue”
今天抽空“体验”了一下豆瓣。web2.0的界面风格,简单,明快,信息集中而又分布均匀。各种链接遍布网页的角角落落,鼠标移动上去,会呈现暗红色,小小长方形的交替,给用户一种点击的乐趣。
这样的设计使得用户非常愿意,一“点”再“点”。而整个社区就通过这些点击被盘活了。点开一个页面,出现一本书的封面,或者一张cd的封面,电影的海报,是你熟悉的,你就会自然而然产生一种参与进去的冲动。
把刚才点击的快捷沉潜下来,沉淀出一些文字的评论或者个人的感言。于是,豆瓣这个给小众评头论足的社区有了足够健康的生态链。用户使用的黏着度就有了保证。
这样戏说豆瓣,因为他丰富的web2.0的特性。我不知道这样笼统地使用“web2.0”是否妥当,但是在我浏览了大量的号称是web2.0的网站之后,或多或少,某种共性在我脑中渐渐成形,我逐渐明了什么是应用,什么是参与,而什么才是访问,才是无奈的接受信息。
这种简单的用户体验是最直接。在豆瓣里,没有人拥有绝对的权威,在一个形而上媒介的面前,我们的言说汇成汩汩细流,逐渐汇入大海。
而豆瓣最后的也是最好的归宿也应该是向着大海的。而那处带有终结气味的桃源胜地,想来应该就是传说中的“web2.0”吧!
这样的设计使得用户非常愿意,一“点”再“点”。而整个社区就通过这些点击被盘活了。点开一个页面,出现一本书的封面,或者一张cd的封面,电影的海报,是你熟悉的,你就会自然而然产生一种参与进去的冲动。
把刚才点击的快捷沉潜下来,沉淀出一些文字的评论或者个人的感言。于是,豆瓣这个给小众评头论足的社区有了足够健康的生态链。用户使用的黏着度就有了保证。
这样戏说豆瓣,因为他丰富的web2.0的特性。我不知道这样笼统地使用“web2.0”是否妥当,但是在我浏览了大量的号称是web2.0的网站之后,或多或少,某种共性在我脑中渐渐成形,我逐渐明了什么是应用,什么是参与,而什么才是访问,才是无奈的接受信息。
这种简单的用户体验是最直接。在豆瓣里,没有人拥有绝对的权威,在一个形而上媒介的面前,我们的言说汇成汩汩细流,逐渐汇入大海。
而豆瓣最后的也是最好的归宿也应该是向着大海的。而那处带有终结气味的桃源胜地,想来应该就是传说中的“web2.0”吧!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